专家指出,引起厌食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精神心理因素和不良的饮食习惯,例如吃饭不专心、边吃
饭边看电视;家长在吃饭时批评或责打孩子等。因此对正玩得兴致勃勃的孩子,在用餐前15分钟要告诉
孩子把活动逐渐停下来,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准备吃饭的话题上。家长还要注意食物的色、香、味,
以提高孩子的兴趣,达到促进食欲的目的。

其次,厌食与营养素的缺乏有关。如维生素B1缺乏时肠蠕动减少,食欲就会降低。因此要注意粗粮
和杂粮的摄取,如玉米、麦片、麸皮等,以促进肠蠕动,增强食欲。为提高食欲,增加营养,还可适当
吃些带苦味的食物。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,苦味食物中含有许多生物碱类物质,可舒张血管,清心除烦
,醒脑提神,兴奋大脑摄食的相关刺激作用。
此外,生冷及冰冻食品则不宜过多食用,以免过食冷饮刺激胃肠黏膜,使得胃肠毛细血管收缩,影
响消化道腺体分泌,一旦脾胃受损,便可导致消化不良,重者伤及元气,对安度炎夏有害无益。夏季水
分吃得过多,也会冲淡胃液,也影响消化功能,并刺激肠道,使得蠕动亢进,缩短了食物在小肠内停留
的时间,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。对于体质虚弱,平时多病的孩子,更要注意保护好脾胃功
能,避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损伤脾胃功能。
宝宝总把“不要”挂在嘴边,米饭不要,面条不要,粥也不要,甚至一看到勺子就转过头去。不吃
饭便没有抵抗力,容易生病呢!得,又得使用绝招了!
小宝贝不爱吃饭,无外乎是这四种情况:一是积食;二是饭菜单一;三是口干;四是不饿。那么,
该如何解决呢?
第一点:宝宝积食了不用担心,可以去找中医开些化积的中药喝,好的方法是捏积:让宝宝趴在
床上,微屈两手食指,以食指的前半对准拇指,捏起脊柱下端(尾抵部)正中两侧的皮肤,沿脊柱正中线
向上移动至颈下,总共六遍,第三至五遍边捏边提。这种方法比较有效,宝宝不积食的时候都可以进行
,促进消化。
第二点:饭菜单一也会使宝宝烦闷,而且营养的摄入也会不够。妈妈可以每顿换着花样给宝宝吃,
如一日三餐,一餐蛋:可蒸蛋、煮蛋、蛋花汤等等,二餐荤:荤也有很多种,像瘦肉、鱼、虾、鸡肉,
且每种肉的做法也有很多种;三餐是素,可以一个月不重样地做。如此做来,宝宝自然爱吃。
第三点,是口干。有些家长忽视了给宝宝喝水,因为宝宝不爱喝水。不爱喝水,可以喝果汁,或者
是蔬菜汁,从浓到淡,让他慢慢适应白开水。
后一点,便是拒绝零食,许多妈妈唯恐小宝贝给饿坏了,时时刻刻换着花样给宝宝吃零食,宝宝
自然不爱吃饭。
有了这几项改良保障,宝宝可开心吃饭了。
一日三餐要有规律,定时定量。合理安排和指导孩子吃零食的时间、数量,尽量减少或逐渐取消孩
子的零食。
变换花样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。每天的食物尽量多样化,谷类、肉类、豆类和蔬菜应合理搭配,营
养全面、丰富。注意烹调方法,尽量把食物做得色、香、味、形俱全。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胡萝卜,就用
胡萝卜炒花生,做得味美香甜,孩子一下子就会爱上这道菜。孩子不爱吃肉,就做肉馅包饺子。
带孩子一起做饭菜。让孩子帮忙择菜、洗菜,看着电磁炉上煮的粥。孩子兴致盎然地做着,闻着饭
菜的香味,消化液分泌加速,怎能不多吃!
避免一面进餐,一面看电视、看书或玩玩具。这样会影响孩子的胃液分泌,分散孩子的注意力。要
确保孩子有固定的吃饭时间和地点。在就餐时,所有人都应坐在餐桌前,将电视和音响关闭,安静吃饭
。
积极的心理暗示。大人吃得津津有味,孩子自然愿意品尝,并以肯定的口气相信孩子能吃完他那份
食物。
创造愉快的就餐氛围。心情好,胃口也好。不要在餐桌上谈孩子的学习成绩,那样会直接影响孩子
的食欲。吃饭是好的享受,这一点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。
消除恐惧。有的孩子对于吃某种食物有恐惧心理,如有的孩子怕吃鱼,是因为怕被鱼骨刺伤。家长
应想方设法去除鱼骨之后,再让孩子吃,或让孩子吃少刺的鱼。
孩子不吃就不强迫他吃,同时也立下规定,不再给其他零食代替。这一点可能许多当妈妈的都很难
做到,终因为心太软而给孩子零食吃,这样的溺爱是要不得的。饿孩子一顿固然“心狠”了点,却会
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饮食习惯。
给孩子适当奖励。在纠正孩子偏食的过程中,可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,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进步,
也可给孩子适当的奖励,以作鼓励。
注意:当孩子不愿吃饭时不要强迫,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更加厌食。不必要求孩子每顿饭都按
照规定的食谱和量进食,孩子可以有选择食物种类的机会。孩子不吃饭时不要用甜食替代,这会使他对
营养食物更无兴趣。通过变换食物的品种、花样,使孩子对食物的色、香、味、形状产生好奇,吸引孩
子对食物的兴趣。每次吃饭时,多准备几种富含营养的食物供孩子选择。有几顿吃得少或不吃不必担心
,只要保证孩子在几天甚至1周内吃到包括米饭或面食、鱼、肉或蛋、蔬菜和水果及奶制品等4类食物,
就不用担心孩子会营养不足。